喜树
作者: 华国军
(xǐ shù)

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

千丈树,旱莲木,薄叶喜树
570 浏览
更新于:
学名
Camptotheca acuminata
中文名
喜树
异名
Camptotheca acuminata var. tenuifolia,Camptotheca yunnanensis,Camptotheca acuminata var. rotundifolia
俗名
千丈树,旱莲木,薄叶喜树
花期
5月 6月 7月
叶序
叶互生
花序
圆锥花序 头状花序
苞片
3枚
花瓣
5枚
花盘
显著
花柱
无毛
花期
5-7月

喜树是什么植物?

喜树是被子植物门蓝果树科喜树属的植物。

喜树,落叶乔木,高达20余米。

树皮灰色或浅灰色,纵裂成浅沟状。

小枝圆柱形,平展,当年生枝紫绿色,有灰色微柔毛,多年生枝淡褐色或浅灰色,无毛,有很稀疏的圆形或卵形皮孔;
冬芽腋生,锥状,有4对卵形的鳞片,外面有短柔毛。

叶互生,纸质,矩圆状卵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12-28厘米,宽6-12厘米,顶端短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上面亮绿色,幼时脉上有短柔毛,其后无毛,下面淡绿色,疏生短柔毛,叶脉上更密,中脉在上面微下凹,在下面凸起,侧脉11-15对,在上面显著,在下面略凸起;
叶柄长1.5-3厘米,上面扁平或略呈浅沟状,下面圆形,幼时有微柔毛,其后几无毛。

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1.5-2厘米,常由2-9个头状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上部为雌花序,下部为雄花序,总花梗圆柱形,长4-6厘米,幼时有微柔毛,其后无毛。

花杂性,同株;
苞片3枚,三角状卵形,长2.5-3毫米,内外两面均有短柔毛;
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齿状,边缘睫毛状;
花瓣5枚,淡绿色,矩圆形或矩圆状卵形,顶端锐尖,长2毫米,外面密被短柔毛,早落;
花盘显著,微裂;
雄蕊10,外轮5枚较长,常长于花瓣,内轮5枚较短,花丝纤细,无毛,花药4室;
子房在两性花中发育良好,下位,花柱无毛,长4毫米,顶端通常分2枝。

翅果矩圆形,长2-2.5厘米,顶端具宿存的花盘,两侧具窄翅,幼时绿色,干燥后黄褐色,着生成近球形的头状果序。

花期5-7月,果期9月。

落叶乔木 小枝圆柱形 平展 无毛 冬芽腋生 锥状 叶互生 纸质 顶端短锐尖 全缘 上面亮绿色 其后无毛 下面淡绿色 疏生短柔毛 叶脉上更密 在下面凸起 在上面显著 下面圆形 其后几无毛 顶生或腋生 花杂性 同株 三角状卵形 花萼杯状 裂片齿状 边缘睫毛状 淡绿色 顶端锐尖 早落 花盘显著 微裂 常长于花瓣 花丝纤细 下位 花柱无毛 翅果矩圆形 两侧具窄翅 幼时绿色
分享相关知识、信息、新鲜事
管理员审核后方会公开

喜树主要产于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薄叶喜树产于广东西北部。

喜树的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1.5-2厘米,常由2-9个头状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上部为雌花序,下部为雄花序。

喜树的花期是5-7月,果期是9月。

喜树的模式标本采自江西庐山。

喜树的叶子长度为12-28厘米,宽度为6-12厘米。

喜树常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林边或溪边。

喜树在中国植物图谱中被称为喜树,在植物名实图考中称为旱莲木,在峨眉植物图志中称为千丈树。

喜树的叶脉上通常有11-15对侧脉,在上面显著,在下面略凸起;中脉在上面微下凹,在下面凸起。

喜树是落叶乔木,高达20余米,树皮灰色或浅灰色,小枝圆柱形,叶子互生,纸质,矩圆状卵形或矩圆状椭圆形,头状花序近球形,花杂性同株,翅果矩圆形。

喜树的树干挺直、生长迅速,可种为庭园树或行道树,树根可作药用。

薄叶喜树的模式标本采自广东怀集。

喜树的小枝圆柱形,平展,当年生枝紫绿色,有灰色微柔毛,多年生枝淡褐色或浅灰色,无毛,有很稀疏的圆形或卵形皮孔。

薄叶喜树的翅果比较纤细而长,约长3-3.2厘米;叶子比较薄而细,长8-10厘米,宽4-6厘米,侧脉常仅11-12对。

分享图片

喜树
作者: 华国军
喜树
作者: 华国军
喜树
作者: 刘军
喜树
作者: 李西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