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竹
作者: 徐克学
(tài zhú)

泰竹 Thyrsostachys siamensis

561 浏览
更新于:
学名
Thyrsostachys siamensis
中文名
泰竹
异名
Thyrsostachys regia,Bambusa siamensis,Bambusa regia
花序
圆锥花序
子房
初为卵形

泰竹是什么植物?

泰竹是被子植物门禾本科泰竹属的植物。

泰竹,竿直立,形成极密的单一竹丛,高8-13米,直径3-5厘米,梢头劲直或略弯曲;
节间长15-30厘米,幼时被白柔毛,竿壁甚厚,基部近实心;
竿环平;
节下具一圈高约5毫米之白色毛环;
分枝习性甚高,主枝不甚发达;
芽的长度大于宽度。

箨鞘宿存,质薄,柔软,与节间近等长或略长,背面贴生白色短刺毛,鞘口作“山”字形隆起;
箨舌低矮,先端具稀疏之短纤毛;
箨片直立,长三角形,基部微收缩,边缘略内卷。

末级小枝具4-12叶;
叶鞘具白色贴生刺毛,边缘生纤毛;
叶耳很小或缺;
叶舌高约1毫米,上缘具纤毛;
叶片窄披针形,长9-18厘米,宽0.7-1.5厘米,两表面均无毛,或幼时在下表面具柔毛,次脉3-5对。

花枝呈圆锥花序状,苍白色,具多数纤细分枝,其每节丛生有少数假小穗,假小穗丛下方托以一船形、无毛、先端平截之苞片;
具花小枝的节间平滑,极细,具沟槽;
小穗几为白色,长1.2-1.7厘米,宽3-5毫米,含小花3朵;
颖1片,长0.8-1厘米,卵形,先端尖,基部具白色长柔毛,8脉;
外稃似颖,但较长,仅下方小花的先端具毛茸,下方小花的内稃形窄,具2脊,脊上生纤毛,先端深裂至中部,顶端小花的内稃无脊,先端凹缺,具二短尖头,无毛,较其外稃为长;
鳞被不存在;
雄蕊能伸出花外,花丝分离;
子房初为卵形,后作扁形,柱头1-3,羽毛状,弯曲。

颖果圆柱形,长5毫米,直径2毫米,先端具喙。

竿直立 竿壁甚厚 基部近实心 竿环平 箨鞘宿存 质薄 柔软 箨舌低矮 箨片直立 长三角形 基部微收缩 边缘略内卷 边缘生纤毛 上缘具纤毛 苍白色 极细 具沟槽 卵形 先端尖 外稃似颖 但较长 脊上生纤毛 先端凹缺 具二短尖头 无毛 鳞被不存在 花丝分离 后作扁形 羽毛状 弯曲 颖果圆柱形 先端具喙
分享相关知识、信息、新鲜事
管理员审核后方会公开

分享图片

泰竹
作者: 徐克学
泰竹
作者: 徐克学
泰竹
作者: 徐克学
泰竹
作者: 徐锦泉

泰竹属

大泰竹
Thyrsostachys oliveri